top of page

設施

社的建築結構以台灣檜木為建材,並在格局上呈現均勻對稱的空間配置。參拜者可從入口社標拾階而上,經過參道、鳥居後,前往拜殿與本殿,其沿途設有一匹銅馬、一對狛犬,中軸線兩側分別有手水舍、社務所、東司、管理室等設施

TheToriOfTouyanMartyrsShrine.jpg

鳥居及參道

根據仿製札之資訊,桃園神社在落成之初共設有五座鳥居,作為標示入口意象之作用,當前園區僅存有一座鳥居(五之鳥居),另外四座則位於通往市區的參道,以桃園街的東門溪昭和橋(大樹林橋)為基點,包括分別位於現成功路三段與大有路交叉口的三之鳥居,下方社號標旁的四號鳥居。1938年7月中旬,桃園陳合發商行、桃園產業組合、共榮會、米穀協會曾共同贊助神社奉獻「鳥居」,預計將分別建於昭和橋(大樹林橋)前、宮前橋前以及神殿前。五座鳥居的地址則包括

Taoyuan_Martyrs'_Shrine_08.jpg

本殿

殿為神社內最重要的建築,作為祭祀者進行祭祀儀式的場所使用,唯有主祭者才能進入本殿,其屋頂呈現切妻造的結構,呈現平入「流造」形式,並覆蓋著銅皮瓦。其中屋頂上更設有七根「鰹魚木」及「千木頁」作為裝飾特徵。本殿的基壇為混凝土結構,表面同樣使用洗石子進行裝飾,並且在前方設有廊道與拜殿相連接。其建築結構及外觀設計展現細膩的工藝技巧與裝飾風格,當前本殿因供奉入祀者之牌位,並不提供開放遊客進入參觀。

Taoyuan_Martyrs'_Shrine_08.jpg
bottom of page